1 / 22 十五 . 行云流水,精彩纷呈——锤炼语言“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这句话是清朝著名诗人袁枚说的,十分精彩。它生动地告诉人们:文章的语言须“立”在纸上,那就是说须有活泼泼的生命力,读者从语言中能观看“景”,识别“人”,能感受“情”,领悟“意”。如唐诗中有这么两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只要稍加想像,就会清晰地感到“字”是“站立”在纸上的。沙漠里的空气干燥,气压高,所以烟一直往上升。住的人家少,所以是孤烟。大河上,落日显得特别大, 特别圆。极简单的语言刻画出沙漠景色, 给人以辽阔苍茫的印象。这样的语言绝非拼凑所能奏效,而是认真锤炼的结果。“百炼为字,千炼为句”,坚持不懈地锤炼字句,下笔就会如行云流水,就会笔端涌出精彩纷呈的语言。文心絮语一篇合乎要求的文章应解决四个问题: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文。“物”、“理”、“序”的问题前文已阐述。“文”的问题如不认真解决,即使选材好,内容具体,观点正确,结构清晰,也仍然不是好文章。因为语言欠准确,无文采,甚至有些文句不通顺, 要畅达地表达意思是不可能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的语言没有达到要求,没有文采,不可能广泛流传。 学生学写作文虽然目的不在流传,但文从字顺, 准确而生动地表达情意,是必须做到的。语言是写文章的工具和手段, 任何精辟的思想、 生动的形象、 感人的材料离开语言都一筹莫展。 因此,古今中外的学问家、 文章家无不十分重视语言的学2 / 22 习与修养。大诗人杜甫的名言是: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托尔斯泰认为:“语言艺术家的技巧,就在于寻找唯一需要的词和唯一需要的位置。 ”语言大师老舍对语言技巧的掌握是这样剖析的: “既然搞写作,就必须掌握语言技巧。这并非偏重,而是应当的。一个画家而不会用颜色,一个木匠而不会用刨子,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些名言警句是从事大量写作实践的经验总结, 学习写作的青年学生应从中获取教益, 深刻领悟到学习和训练语言,提高语言素养, 不可有丝毫懈怠的道理。毛泽东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就拿积累词汇来说,如果是作家,那积累的功夫是惊人的。据说,英国著名诗人拜伦、雪莱的词汇有八九千,莎士比亚的多达一万六七千。怎么积累的呢?以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 ?伦敦为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