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2014-2015 南京六校联考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考试时间: 100 分钟1. “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 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B.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经开始逐步地走向崩溃D.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确立2. “盖其背山带河,山肥民秀,为中州都会。其力足以内藩京师,其势足以外控诸夏,而其岁产之入,又足为兵赋之供也。”材料反映的区域应隶属于() A.河南江北行省 B.山西行省 C.中书省 D.宣政院3.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 (内阁大臣 )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A.继承了之前宰相的全部职责 B.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C.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军政大事 D.获得了“票拟”等决策大权4.《新唐书· 礼三本》说: “夫君者,民众父母也” ;《周易· 家天下》说: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 “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2 / 21 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这二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A.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C.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 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5.伯利克里说: “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悦诚服。⋯⋯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 ”这说明当时古代雅典() A.初步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B.法律只在公家事务中发挥作用C.深受罗马帝国万民法的影响 D.法律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6.亚里士多德说: “有些批评家所以要责备梭伦也就在这一点上,他们论证梭伦把审判一切案件的权力交给这些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这些法庭的权威日益增强,历任的执政好像谄媚僭主那样谄媚平民。”这样的批评是因为雅典() A.司法权被梭伦操纵 B.民主制度的弊端显现C.德才之人遭到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