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儿科基础复 习要 点第一节绪论一、儿科学特点(一)基础医学方面1. 解剖小儿从生命开始到长大成人,整个阶段都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在外观上不断变化,如体格发育指标的增长,身体各部位比例的改变,骨骼发育等均有一定的规律;内脏器官的大小、位置,以及皮肤、肌肉、神经、淋巴系统等均随年龄增长而变化。这些变化,年龄愈小,与成年人的差异愈大。2. 生理生化随着小儿的生长发育,各系统器官功能渐趋成熟,当其功能尚未成熟时容易罹患某些疾病。不同年龄的小儿有着区别于成年人的不同生理生化状态。3. 营养代谢小儿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代谢越旺盛,因而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水和能量的需要量相对地都比成年人要大,但胃肠消化功能又不成熟,故极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和营养缺乏。一些先天性代谢缺陷病也大多在婴幼儿期发病。 4.免疫人类免疫系统的发生发育始于胚胎早期,到出生时尚未完善。小儿皮肤粘膜娇嫩,淋巴系统发育亦未成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不如成年人健全,防御能力差,特别是婴幼儿,处于生理性免疫低下状态,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5.病理小儿发育不够成熟,对致病因素的反应也与成年人有差异。相同的致病因素在不同年龄的机体可引起不同的病理改变。(二)临床医学方面 1.疾病种类小儿疾病谱与成年人有很大不同,可以说成年人的绝大多数疾病在小儿均可见到,但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则随年龄的增长发生改变。另外,新生儿期的疾病为小儿所独有。成年人的许多慢性疾病多发病于小儿时期。 2.临床表现婴幼儿患急性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时,常起病急,来势凶,病情重,缺乏局限能力,故易并发败血症,并常伴有呼吸、循环衰竭,水、电解质紊乱或中毒性脑病等。病情发展过程中易出现反复,波动,变化多端,易致恶化,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才能及时处理。新生儿及体弱儿患严重感染往往表现为各种反应低下,并常常缺乏定位性症状和体征。 3.诊断小儿各年龄阶段患病种类和临床表现等都有其独特之处,故考虑临床诊断时应重视年龄因素。年幼儿因不能自诉病情,故应向家长详细询问病史,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早期作出确切的诊断和处理。 4.治疗小儿因免疫力低下,机体调节和适应能力较差,故在患病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有时可见几种疾病同时存在,因此除针对主要疾病进行治疗外,还应注意处理并发症。细致耐心的护理和一般支持疗法也非常重要,这对病儿的康复常常起到很大的作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