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危急值管理制度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 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失去最佳抢救机会。本管理制度所指的检查、 检验科室包括医学实验诊断中心、心电图室、 医学影像中心、超声科、病理科等。2。医院、科室建立危急检验项目表与制定危急界限值(见附件), 并对危急界限值项目表进行定期总结分析, 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检验项目 , 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以适合于我院病人实际需要。3. 相关检验、 检查科室建立处理、 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的程序,做好详细记录,同时为临床诊断提供预警提示. 4. 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对接听的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 包括医技科室其他检查)结果,接听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姓名与电话,确认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5。临床医生接到危急界限值的报告后应及时识别,若与临床症状不符,应关注标本的留取情况, 如有需要, 即应重新留取标本进行复查,若与临床症状相符,应有处理结果,并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科室负责人和医务处。6。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 重点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7。危急值报告是医疗纠纷、事故处理中举证的重要依据,必须无条件遵守此规定。对不执行、不遵守《危急值管理制度》引起的纠纷和差错事故,按医院相关规定加重处罚。8。原则上, 按年度对危急值标准进行讨论、修改 . 临床科室如要求对标准进行修改,需写出书面要求, 科主任签字后交相应医技科室修订,并报医务处备案 .如遇科室间标准、要求不统一,由医务处组织协调解决. 9。质控与考核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管理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范围和报告流程. 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 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2 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 医务处等职能部门将对各临床、 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来自急诊科、 重症监护病房、 手术室等危重患者集中科室的危急值报告进行检查,提出危急值报告制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危急值报告流程1.凡医学实验诊断中心、心电图室、医学影像中心、超声科、病理科等检查、检验科室检查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