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中间有0 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师:陈娟时间:2016 年 3 月 15 日设计理念:《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我利用分西瓜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验证” ,知道了 0 做除数没有意义,得到了“ 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这一结论。采用这一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这一结论通过独立计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等学习活动,理解算理,学会“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 的除法”的竖式简便写法,明确 0 的占位作用。 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采用快乐教学法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效、有益。教材分析:“商中间和末尾有0 的除法”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的数的计算。例 6 是其中“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 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要在商这一位上写 0”的情况。在这一例题之前,教材先安排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和“除法的验算”内容。因此,在学习本例题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算理、算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有了一定的基础。“商中间和末尾有0 的除法”只是除法中的特殊情况,是除法计算法则的补充, 也是这一单元的难点内容。 关键是让学生亲历“0 占位”的思维过程,为以后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或多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 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商中间和末尾有0 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解得不够深入。 2.学生学习本内容可能出现的困难: 教学中学生可能只是盲目地按照所讲述的例子模仿着进行计算,因此教学中要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在体验学习中理解算理。3. 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方式: 这是一节计算课,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 兴趣不浓,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自主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 的除法的笔算方法,再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体会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理解、掌握 0 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理解商中间有 0 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