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苏轼 作者介绍苏轼( 1037—1101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书、文、诗、词、画,俱成大家。他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 ·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 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 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 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 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曠世奇才】 【主要词作】 水龙吟 ( 似花还似非花 ) 行香子 · 过七里滩 永遇乐 ( 明月如霜 ) 西江月 · 重九 满江红 ( 江汉西来 ) 满江红 · 怀子由作 江城子 ( 十年生死两茫茫 )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洞仙歌 ( 冰肌玉骨 ) 浣溪沙 ( 山下兰芽浸溪 ) 西江月 ( 顷在黄州 ) 八声甘州 · 寄参寥子 浣溪沙 ( 簌簌衣巾落枣花 ) 临江仙 ( 夜饮东坡醒复醉 ) 定风波 (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 昭君怨 ( 谁作桓伊三弄 ) 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 ) 蝶恋花 ( 花褪残红青杏小 ) 鹧鸪天 ( 林断山明竹隐墙 ) 望江南 ( 春未老 ) 卜算子 ( 缺月挂疏桐 ) 贺新郎 ( 乳燕飞华屋 ) 阮郎归 ( 绿槐高柳咽新蝉 )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苏洵、苏辙三苏 苏 洵、苏 辙宋代 欧阳修、王安石 曾 巩 唐代 韩 愈、柳宗元唐宋八大家辛弃疾苏辛蔡襄、黄庭坚、米芾宋四家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苏轼曾于宋神宗五年(公元 1082 年)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在那年的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 这个时期,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另有同名书法作品《赤壁赋》。写作背景 赤壁赋苏轼 壬 (rén) 戌 (x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