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必修Ⅱ》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谷城一中高一地理备课组 有关科学家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 2025 年世界人口将达 85 亿, 2050 年 94 亿, 2100 年 108 亿, 2600 年 630 亿,除南极洲外,地球的陆地都将挤满人。当然人类如果再这样繁衍下去,将是自我毁灭。如果在这个图中添加上资源数量曲线,随着时间推移,资源数量这条曲线将如何变化? 人类生活的地球,空间是有限的,矿产是有限的,土地是有限的、淡水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因此,人们自然地关注人口增长与地球承载能力的关系问题。 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 人口繁殖力与土地提供给人类生活资料的能力相比,是无限大的。人类将按等比数列增加 1 , 2 ,4 , 8…… 而生活资料则按 1 , 2 , 3 , 4…… 等差数列增加。在两个世纪以内,人口对生活资料的比例将会是 256 比 9 ,在三个世纪以内,将会是 4096 比 13 。人口繁殖力与土地生产力这两个力,显然是不平衡的,而大自然法则,却必须使其结构趋于平衡。马尔萨斯“两种级数说”作为一种趋势,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确实是存在的,因而马尔萨斯人口学说在当今尤其值得人们关注 1 、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2 、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1 、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2 、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么影响?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总量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增加.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 “ 木桶效应”土地资源淡水资源森林资源能源矿产资源…… 3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资料一: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 1 亿之内, 康熙初年,有记载的人口为 1900 万,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 3 亿,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出现了。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