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内容提要: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中教与学的方式,仍然是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转变学生当前的学习方式是实施课改、落实课改精神最重要且最核心的问题之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之途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持续一贯地所表现出来的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它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因素。学习方式的表现,在某一特定时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习惯性和自觉性等特征,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漫长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动态的可发展的过程。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中教与学的方式,仍然是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教学中,教师讲授多,机械性、技能性训练较多,书面作业多;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偏少,特别是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的少,观察实践少,调查、探索、研究少。转变学生当前的学习方式是实施课改落实课改精神最重要且最核心的问题之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有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之途径。一、信息技术能够创设学习情境,促进主动学习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 “情境” 相联系的,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 经验,去建构新的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出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课堂语言情境,如此立体的、丰富的、有趣的呈现方式,能从不同角度去刺激和感染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学习《认识人民币》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巩固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软件创设了“虚拟商店”,让学生当售货员与顾客,进行“仿真”练习。在购物过程中,学生学会看标价,学会拿钱找钱,学会了合理花钱,懂得了节约用钱。这一情境的创设不仅避免了因教室小模拟市场购物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接触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并满足了学生喜欢参加实践活动的愿望。在此真实的情景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效果显著。二、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