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关系心理咨询是指是需要心理帮助的人与受过训练的咨询者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通常是一对一的关系。咨询的目的是,通过一些有意义的过程,解决情绪、人际等问题,帮助来访者理解和澄清其生活观点,达到自己确定的生活目标。心理咨询的要素之一是人际关系:有良好关系的人际关系才可能到达帮助来访者的目的,其次,咨询是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而不是解决来访者的各种具体问题,不是教导、灌输的教育活动,不是通过吓唬、威胁、警告的方式促使来访者改变。所以,在心里咨询中能否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成败的关键。那么,怎样建立这种良好的帮助关系呢?首先,要创造和谐的咨询关系。心理咨询是直接与人的心理接触。使用任何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都不能是冷漠的、机械的,而是建立在较佳的咨访关系的基础上。心理咨询取得理想咨询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咨询员要取得来访者的信任和可靠感。创造好的咨访关系,来访者才能无保留地倾诉衷肠。只有达到这种程度,方能多层次地把握问题,有效运用各类方法,使来访者肯于接纳咨询者给予的影响。理想的咨访关系是促进来访者积极改变、发挥潜力的动力。心理咨询主要是通过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的会谈来完成的。咨询会谈的基本任务是在良好的咨询关系中澄清来访者的真正问题,进而找到适当的改变现状的途径。帮助关系本来就具有治疗的价值。建立在来访者和咨询者之间的关系是来访者整个世界的缩影;它反映了来访者与他人联系的方式,使咨询者能够观察来访者的人际风格,也给来访者提供了一种健康的人际风格。第二,咨询者还要有有专业的知识经验和专业训练,以及具有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怀、真诚态度等特质。在学校的心里咨询中,对来访者----学生,咨询者----- 老师,态度要温和,让学生不排斥你。老师在接受咨询者前要做好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详细了解咨询者的背景因素、人格特质和态度动机,然后建立一种和谐有效的独特的咨询关系。小学生的活动场所一般比较单纯,无非就是学校和家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冲突一般也是介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孩子父母之间。了解到这些背景因素后,如果来访者是主动过来咨询的,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就比较容易,如果是被家长或者班主任劝导或被逼来的,来访者一般都会有抵触情绪,这时,老师更应有共情特质,用真诚的态度,无条件地积极关怀来访者,尊重咨询对象,使他们感到温暖从而取得他们的信任。。只有真正的共情、尊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