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的气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 7 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课文中所表达的美好友情。2、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中的插图,抓住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品读课文,把品读课文与朗读表达相结合来感受同学之间的情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珍惜友谊,培养学生用真情获得真情,用关爱赢得关爱的美好情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字突破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识字,然后教师引导谜语记忆。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突破方法:通过范读、练读、情景想象相结合,体会科利亚的心情,经过教师的点拔,知道友情的可贵,懂得去关爱身边的人。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法、朗读感悟教学准备:教师:画笑脸的气球、课件学生:①学生预习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自学。 ② 给自然段标出序号。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出示:气球)来啦,气球可以用来做什么?(学生回答:玩、门面布置、过节、结婚等) 2、师:看来小小的气球能给我们带来无限乐趣,增加欢乐的气氛。不仅如此,它呀,还能帮助小朋友治病呢!不信,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2、《窗前的气球》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吧?(板书课题:22.《窗前的气球》。)3、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四人小组读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表扬孩子们好的学习方法。要求:(1)读准音,把读不准的字圈起来,读完后请教组内其他同学。(2)在组内自学生字,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三、学习生字1、(课件显示生字)点名读。(读对奖励小贴贴)然后全班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出谜语,让学生找出那个字。(在禾苗旁边战斗;小嘴巴,不会说,跑到树上站起来;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学会更多的识字方法,谜语帮助形象记忆)2、(课件显示词语)全班读。相机指导读好“叽叽喳喳”,理解“传染病”3、师范读课文。要求:认真听读,看看自己是否读准了。四、学习 1、2 自然段,体会伤心的科里亚1、出示幻灯片,指导看图:这就是生病的科里亚,你们给他打个招呼吧!(孩子们声音低沉:科里亚,你好)(录音:小朋友们好,我得了传染病,住在医院里呢,唉,真没意思)科里亚为什么会觉得真没意思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吗?(教师巡视,发现)指导读相应的句子。学生读后(课件出示)他得的是传染病,医院规定,谁也不准来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1)指名读。(2)谁不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