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中都学区西庄小学 孔祥珍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描写琴声的句子。2、能联系上下文,了解阿炳的艰辛历程,感悟阿炳的满腔情怀,体会琴声的变化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主人公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体会乐曲旋律变化及乐曲丰富的内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二泉映月》不仅是一首乐曲,而且还是一处美丽的风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美丽的“二泉映月”。2、出示词语,读词语。二、体验一段人生过渡:是的,在我们的眼中这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一幅秀丽的画卷。但是对于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他看得到吗?(看不到)因为他是一个——瞎子。一个瞎子面对如此美丽的画面,他却看不见,在他的生活中只有黑暗,无边无际的黑暗,无穷无尽的黑暗。就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阿炳度过了一段怎样的人生呢?1、出示第三自然段,自由读2、就在这十多年中,阿炳留在无锡街头的是什么样的印象?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带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3、理解“整天”:什么叫整天?就这样一直过了多少年?十多年过去了,阿炳整天——带着墨镜,整天——操着胡琴,整天——卖艺度日。4、短短的两句话,写不尽阿炳一生的不幸。透过它,我们似乎看到了阿炳孤苦无依、卖艺度日的画面——师描述:也许是在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阿炳得出去卖艺;也许是在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阿炳还得出去卖艺;也许某一天,阿炳生病了,发着高烧,浑身发抖,可他不得不硬挺着出去卖艺;也许,在他卖艺的路上,不小心跌倒了,有人竟偷偷拿走了他卖艺得来的钱……5、这一幕幕悲惨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吗?阿炳的身心所承受的煎熬你们感受到了吗?来,用朗读表达出来。(读)“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6、阿炳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充满了苦难,但是阿炳被命运压倒了吗?他屈服了吗 ?这两句话还没有读出阿炳内心强烈的感情来,不怪你们,可能你们还不知道,曾经有人出高价生拉硬拽着阿炳去给日本鬼子、汉奸老爷拉曲子逗乐,但他宁死也不从。他说:“人穷志不能穷,卖艺也要留骨气!”听了这些介绍,再来读——“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