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期末考试1.试卷分析本次期末考试总体难度较低,卷面总分 120 分,电学占 56 分,计算题 4 题,没有选修模块。单选前 3 题比较简单,两条电学题均来自 3-2 的交流电部分,第 1 题考到了电容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这个知识点学生以理解为主,不能死记。第 3 题是有效值的变形,这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但是本题不够严谨,应该强调时间 t 大于半个周期。而第 2 题运动的图像也是高考经常出现的题型。单选第 4、5 题难度较之前面稍大,第 4 题考到了匀强电场的平衡与加速,不过没有考偏转,所以难度并不算大;第 5 题则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学生对于分解哪个速度的问题上容易出现错误。多选第 6、7 题只是学业水平测试的难度,没有任何问题。第 8 题是电势能和距离的图像,能否认识到斜率的物理意义是本题解题的关键,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第 9 题是关于弹簧的力学问题,虽然题目较难,但是选出 D 选项却很简单。本次实验分为 3 题。第 10 题是读数,考前我们重点强调过。第 11 题是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第(2)小问的题目和答案自相矛盾,题目已经强调是水平的木板,答案是木板倾角过大。力传感器的出现,将会使平时死记实验结论而不注重理解的同学丢分。第 12 题是电学实验,难度较低。电路图比较好画,实验图像也很好理解。计算题 4 题。第 13 题来自 10 年高考题的改变,题目基本没有变,只是问题稍有改动。考到了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和能量问题。第 14 题只是学业水平测试难度,没有参考价值。第 15 题是力学题,稍复杂一点,但只要进行受力分析,写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计算出结果也不难。另外,本题条件给的很强,其实去掉斜面倾角、初速度和质量,只给出初动能,也是可以计算出 2.3 两问的,但那样题目难度就加大。第 16 题是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本题题目构思较为巧妙,两个粒子相遇。但可惜的是 3 小问没有层次,第 1 问最难,2、3 两问反而简单,美中不足。2.问题分析以及对策本次考试比平行班级多 0.9 分,基本一样。考前我讲到了单选的第 1 题,实验的第 10 题,第 12 题,可以发现这几题明显比平行班级做的要好,可见考前讲的东西,学生在头脑里面印象比较深刻。而计算题的第 13 题,虽然我上课也曾讲过,但是距离考试时间较长,和上课没有讲过的平行班 14 班比,并没有优势,只多了 0.4 分。说明可能我上课并没有讲到位,虽然给学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