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巧板的历史VIP免费

七巧板的历史_第1页
1/2
七巧板的历史_第2页
2/2
七巧板的历史今天,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七巧板和七巧图,它在国外被称为“唐图”(Tangram),意思是中国图(不是唐代发明的图).七巧板的历史也许应该追溯到我国先秦的古籍《周髀算经》,其中有正方形切割术,并由之证明了勾股定理.而当时是将大正方形切割成四个同样的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还不是七巧板.现在的七巧板是经过一段历史演变过程的.清陆以湉在《冷庐杂识》中记载:“宋黄伯恩燕几图,以方几七,长短相参,衍为二十五体,变为六十八名.明严瀓蝶几图,则又变通其制,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错形,如蝶翅.其式三,其制六其数十有三,其变化之式,凡一百有余.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这基本说明了其渊源,即宋代的燕几图到明代发展为蝶几图,到清初再演变成七巧图.“燕几”包括两张 4×1 的长桌,两张 3×1 的中桌和三张 2×1 的短桌.这七张桌子可以组合成广狭不同、形式多样的实用桌,是为今日组合桌具之祖.《燕几图》给出 76 种组合图(陆以湉称六十八名,有误),作者黄伯思自序署“绍熙甲寅岁十二月”(1194 年),即作于南宋时.但黄伯思是北宋时人,卒于徽宗初年,时间颠倒,有人据此斥之为伪记.《蝶几谱》成书于明万历丁已年(1617 年),为戈汕所作.严瀓曾为此书作序(陆以湉误以为严瀓所作).戈汕字庄乐,常熟县人.《常熟县志》记载“戈汕造蝶几且有谱”.“蝶几”是三角形和梯形的几(图一),计六种十三只.用“蝶几”拼的图形比“燕几”图形要复杂丰富得多,能组成亭、山、鼎、瓶、蝴蝶等形状,变幻无穷.实用之余,转为清玩,变桌为板,具体面微,成为“七巧图”的前身.康熙年间,刘献庭在《广阳杂记》中记述他看到的十三只拼板图,所拼成的图形颇似“蝶几图”,但其记述十三块板“或长方、或半长方、或锐角、或钝角”则又不似“蝶几”,显然这已是拼板游戏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巧板的历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