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声现象第 2 节 声音的特性第一课时 音调、超声波和次声波课前预习1. 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______ 来描述物体振动的 ______ ,单位是 ______ ,符号为 ______.2.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 有关,频率越 ______ ,音调越 ______.3. 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约为 20 ~20 000 Hz ,高于 ________Hz 的声叫超声波;低于______Hz 的声叫次声波 .4. 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 ______ 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会产生次声波 .次声频率快慢赫兹Hz频率高高20 00020课堂演练知识点 1 音调典例精练【例 1 】 (2017 安徽 ) 在音乐中,中音 C 调“ 1(do)”的频率是 262 Hz , D 调“ 1(do)” 的频率是 294 Hz ,由此可知 D 调“ 1” 比 C 调“ 1” 的 _______ ( 填乐音的三要素 ) 高 . 音调模拟演练1. (2017 眉山 ) 古筝是通过演奏者拨动琴弦,使琴弦______ 而发声的 . 演奏时,分别拨动长度、粗细不同的琴弦,古筝就能发出 ______(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不同的声音 .音调振动知识点 2 听觉与频率的关系典例精练【例 2 】 (2017 广东 ) 如图 2-2-1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85~1 100 HzB. 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15~50 000 HzC. 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 大象能听到超声波B模拟演练2. 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两个分别标有 256 Hz 和 512 Hz 的音叉对着话筒发出声音 . 如图 2-2-2 所示是 256 Hz 的音叉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则下列图中 512 Hz 的音叉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合理的是( )B课后作业夯实基础知识点 1 音调1. (2017 南京 ) 如图 2-2-3 所示,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老爷爷所说的话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时,要求声音的 ( )A. 音调高 B. 音调低C. 响度大 D. 响度小A2. (2017 绵阳 ) 物理课上,老师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图 2-2-4 所示 . 同学们听到的声音 ( )A. 音调不变 B. 音调变了C. 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D. 后排同学听到的与前排同学听到的相同B3. 男同学一般总是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即音调一般比女同学的低.其原因是男同学声带振动的频率与女同学的相比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