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一五”中医药51510科技工程实施方案(试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二00六年六月主题计划实施方案之一科技加强中医药在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作用的发挥主题计划(试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二○○六年五月一、主要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和条件的改变,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首都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对中医药科技工作的作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中医药科技在首都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可以将科技需求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满足科学决策的需求中医药学所采用的医疗模式有利于应对原因不明的重大疾病、疑难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亚健康状态等问题的解决;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优势有利于保障社区、农村的医疗卫生需求;与中药相关的农业有利于促进首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解决“三农”问题。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提高临床疗效和推动中药研发的重要基础,充分发挥中医药理论优势和疗效优势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要求不断加强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深度、广度。科学的决策需要以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需要整个学科的学术发展。要使中医药学在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大力发展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研究,推动中医药学术的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医药决策体系,为重大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充分、翔实的数据。2.加强中医药网络平台建设,提高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要求中医药界不断的吸取经验和教训,在应对重大事件时有充分的准备,建立统一指挥和调度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目前,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已经为及时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前提。中医药公共卫生网络平台的建设,将有助于整合首都的中医药资源,建立中医药人才、技术网络;有助于完成远程指挥调度,了解和掌握事件进程;有助于倚靠专家,及时形成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措施;将有助于提高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处理能力。3.加强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研究,提高中医药的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能力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病毒性疾病、传染病等重大疾病严重威胁着首都人民的健康,生活、精神、环境等因素导致的多因素疾病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疾病谱群,现代疑难病日益增多。中医药个体化诊疗和复方用药具有相对优势,在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某些阶段和重要环节上,往往能起到非常关键的治疗作用。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疾病、疑难疾病方面的作用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提高中医药为首都人民卫生、健康水平服务的能力。为此,应该加大中医临床研究经费的投入,依托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加强针对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提高临床疗效,为首都公共卫生提供保障。4.加强常见病多发病防治规范研究,提高中医药界的服务意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调查显示,在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中医药主要用于诊治常见病和多发病,比如感冒、急慢性胃肠炎等以及糖尿病、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病等慢性疾病。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疾病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行以来,城镇社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保健体系非常需要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但是在临床防治方案的规范化研究方面仍显不足,因此,加强对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疾病等方面的规范研究并加以推广应用势在必行。针对这种形势中医药界应该增强服务意识,选择中医药领域临床研究中的特色和优势病种,积极开展优势病种的临床防治方案规范化研究,提高整个北京地区的中医临床水平,为首都的社会、经济发展护航二、工作目标1.总体目标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致病能力,提高中医药创新发展技能,强化中医药对保障首都人民健康、发展首都经济的作用,巩固和发展北京市在中医药科技创新中的优势,加速中医现代化建设,提高中医药在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作用。2.具体目标以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提高临床疗效为突破口,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研究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方案,建立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