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2. 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原因。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并探究其成因。3.了解西北地区的农牧业特点及分布。4.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范围特点,分析归纳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等,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的分析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册,课本的图,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加强学生读图、用图的意识和能力,学会怎样从图上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与分析一个地理区域特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2.进一部加深对西北地区自然状况的认识,从而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教学重点】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成因。【教学难点】 西北地区干旱为主气候特征及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欣赏图片等。【教学准备】 挂图、搜集有关的图片及资料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读教师利用投影打出唐诗,“大漠孤烟直,黄河入海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读诗,抒发感情,提问学生这是描写的那一地区的自然风景。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和风光。(2)出示图片, 教师:出示下列图片,请同学们判断它们位于我国的哪个区域?一;教师过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什么?这里的农牧业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自主学习1.西北地形以固 为主,有我国面积最大的 沙漠。2.西北地区河流很少,而且多为 河,最长的内流河是 。3.西北地区主要自然特征 。合作交流教师总结:从这两幅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出现了沙漠和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并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提问:为什么西北地区这么干旱?(提示:从位置、地形方面回答)地图演示(西北在亚欧大陆的位置图)。说明:西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的中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即远离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这三个环绕亚欧大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