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师生的良师益友 德育论文《弟子规》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地描述了人生在世应遵循的规则,这部在清朝作为儿童学前启蒙的经典,如今对人们仍发挥巨大教育作用。最近几年,我校一直在开展“学习、力行《弟子规》”活动,在这股春风沐浴中,我和我的学生受益匪浅。 一、关于《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代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编辑,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此书是在《礼记》、《论语》、《孟子》、《孝经》和朱熹语录的选择的基础之上,以学规和学则的形式对弟子的行为举止、品德修养等各方面礼仪规范做了相关规定。全书通俗易懂、易行是对“弟子”进行礼仪教育的经典著作。从古至今,《弟子规》滋养了无数的华夏弟子,蕴含着深刻的中华民族的“礼”的精髓,也是孔子“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学习《弟子规》的核心宗旨,是规范传承国学礼仪精髓,是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导。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年的结晶,共分八个部分。首先《总序》为我们介绍了《弟子规》正文七个部分的内容。《孝》告诉我们如何孝敬父母;《悌》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辈,与兄弟和睦相处;《谨》告诉我们要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信》告诉我们要言而有信,讲究信誉;《泛爱众》告诉我们要爱护所有群众;《余力学文》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要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有用的知识。 二、教学《弟子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国古代经典博大精深,这是祖先留下来的巨大财富。为了学好《弟子规》,学校发给全体师生人手一册,为教学提供方便。第一阶段,早读时间老师组织本班学生在本班教室收听学校广播磁带诵读《弟子规》,每天广播一部分。学生静静地听着,然后认真诵读一遍。约两周后,整本书广播完毕。学生对该书有了初步了解。三字一句的国学经文朗朗上口,可有些字义难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让其理解记忆效果更佳。 第二阶段,学校还是利用广播,早读由少先队辅导员广播,先诵读原文四句话,然后读译文。译文通俗易懂,班主任老师组织学生边听边小声跟读。看、听、读、记四结合,印象较为深刻。学生经过两个阶段地学习,兴趣渐渐浓厚。第三阶段,每天晨读《弟子规》10—15 分钟,早读课时间,由下班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读,并练习背诵。学校规定:全体教师都要学习诵读《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