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中学语文学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学案 备(授)课人:徐丽云 年级:初一 时间:2015学习目标1、 了解普希金的生平及写作背景。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并背诵,理解诗歌中所蕴涵的哲理。3、学习诗人的乐观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难点:理解诗歌所蕴涵的哲理。温故知新课外十首古诗背诵。导入新课学生自己设计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普希金(1799——1837), 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了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 38 岁。其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以及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校的女儿》等。他一生创作了近 800 首优秀的抒情诗篇,被誉为“诗歌的太阳”。(2)写作背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女儿的纪念册上。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解,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他这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问世后,成为许多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2. 字词积累: 给加横线字注音并解释忧郁( ) 镇静( ) 瞬息( ) 来临( )3 独立自学:(1)学法指导在自主学习中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诗义——读出情感——读出哲理;在合作互动中通过:读诗——说诗——悟诗——品诗,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诗歌鉴力。(2)朗读诗歌,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中的“欺骗”?合作探究(1) 小组展示诗歌的朗读情况。(2)朗读你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3)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拓展延伸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谈谈这首诗给你的启示。对标检测阅读汪国真的一首哲理抒情诗,回答问题。不幸袭来的时侯不幸袭来的时候意志是一面无言的墙可又有什么能阻挡花朵的芳香①我们为不幸流的泪水总是很短很短我们为鲜花流的泪水却是好长好长注:①花朵的芳香:这里借指对美好生活的憧憬。1、写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与这首诗中“可又有什么/能阻挡花朵的芳香”表达意思相近的诗句。2、写出《假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