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要符合逻辑性 ——《7 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说明] 教材分析:7 的乘法口诀是通过让学生操作实物(七巧板),有了连加的要求后,用列表呈现 7 的连加结果,进而将 7 的乘法口诀填写完整。学情分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 5 的乘法口诀的思考方法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理解 7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从而初步熟记 7 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进行简答计算。教学思路:理解 7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要落实在两个层面上:一个层面是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具体意思,它表示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另一个层面是感受乘法口诀的作用,即能很快得到乘法算式的结果,也就是可以快速进行乘法计算,从而进一步体会乘法是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针对第二个层面,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到位呢?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有的知识需要通过亲自实践,探索才能获得。针对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在教学时应加强操作,观察等实践活动,如通过摆小棒,观察实物图了解几个几的含义,可让学生用七巧板拼摆图形,通过操作和观察形成 1 个 7,2 个 7 的表象,明确乘法算式 1×7=7,2×7=14 的意义和计算结果,再根据乘法算式的意义和计算结果编制出乘法口诀:一七得七,二七十四。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学会了要学的知识,而且还全身心地体验了数学思维,获得了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喜欢数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 72 页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类推能力,使学生自主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了解 7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 7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2、掌握 7 的乘法口诀的特征,熟记口诀,并逐步提高灵活运用口诀的能力。3、通过多角度的练习,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1、使学生理解 7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2、初步掌握 7 的乘法口诀,能运用 7 的口诀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熟记 7 的乘法口诀,理解 7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教学准备:每小组准备 7 套七巧板。教学过程:一、 准备练习,出示口算卡片3×5= 2×4= 4×6= 3×6=2×6= 3×3= 1×5= 5×6=3×4= 2×4= 6×6= 4×5=5×5= 4×4= 6×3= 2×5=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1、引入利用 PPT 出示如下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教师:这是这是同学们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都拼成了什么?教师:拼 1 个图案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 7?摆 2 个图案要几块拼板?是几个 7?3 个?4 个?5 个?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