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辅导高考专题辅导文言虚词讲稿例 1 : 2008 年高考天津卷12.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B.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洎牧以谗诛,邯鄣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C.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D 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解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A 项第一句中的“所以”表凭借,是“用来……”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所以”是表示“……的原因”。 B 项中的“以”都是连词,表原因“因为”的意思。 C 项中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 D 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表并列关系。 A例 2 : 2008 年高考福建卷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 因载而与之俱妇 ② 以其求患之深而无不在也 B. ① 吾乃今日睹而赎之 ②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C. ① 而申乎知已 ② 胡为乎迎迎欲何之 D. ① 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 ② 秦亦不以城予赵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A 项“之”, 一为代词,他;一为助词,无实义。 B 项“而”,两者皆表顺承,无实义; C 项“乎”,一项相当“于”,表示动作的对象,对,对于;一项用在句中,表停顿。 D 项“以”,一项表凭借,译为依据;一项表示动作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B例 3 : 2008 年高考广东卷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 、因家庐江寻阳焉 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B 、时有与访同姓名者 与贼战,斩首数百 C 、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 访作长岐枨以距之 D 、弘大掷宝物于城外 又破之,奔于临贺 【解析】 A 于是、就;趁机。 B 跟、同。介词。 C 来、用来。连词。 D 到。介词。A7 、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 3 分)A 、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B 、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C 、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D 、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解析】“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B推断文言虚词八法 掌握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