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改变我们的思维 “标题为什么那么重要”、“错误的标题误导你”、“你读到的会干涉你想你想到的”、“标题取得不好,文章易让人遗忘”、“11 个阐述标题重要性的理由”、“你永远不会相信一个准确标题的重要性”。 上述这些是我和我的编辑根据这篇文章所拟的标题,而我们最终选择的标题可以说体现了此文最重要部分。如今,在这个社会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知道一个标题往往决定了阅读点击量。但这更有意思的是,标题还能改变人们阅读的方式及对于文章内容的记忆力。笼统地说,标题构成了一个框架,定下了全文的基调。它告诉你接下来的文章是有关什么类型的,是新闻、意见、研究还是萌宠等等。 很久前,心理学家发现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对于第一次遇到的事物,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或体验到的都会影响我们后续的处理方式。文章也不例外。正如人们可以通过搭配自己的服装改变形象一样,标题中细微的变动就能改变人们对后续文章的整体感觉。比如说,在标题中加入一定的细节和事实,若读者原先就有这一方面知识的积累,他就会有一丝共鸣。而若在标题中谨慎运用措辞,会影响人们阅读的思维,之后回忆起文章的细节也会与这思维一致。比如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一个能使人类少睡的基因”对于全文来说,它不是一个准确的标题,但它确实涵盖了文章中的某个特征。如果我将此文标题改为“人们为什么需要 8 个小时的睡眠”,那读者记住的东西就会不一样了。 误导性的标题如何影响阅读方式 西澳大学的心理学家及认知精神学家乌尔里希艾克尔正在研究误导性的标题是如何影响阅读方式的。艾克尔在之前的研究中得出了一个结论:一旦信息印在脑海中,无论后续读到了什么都不会改变原来的看法。而这次,艾克尔想了解多小的误导才能影响读者的思维。 几个月前的《应用心理学》杂志上刊登了艾克尔的论文。艾克尔让他的学生读了 4 篇文章,两篇事实性,两篇意见性,而实质上学生只读了两篇文章,因为事实性文章和意见性文章内容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之处就是标题。事实性文章讲的是今年入室盗窃案相比于去年上升了 0.2%,但和过去的十年相比,今年的比例又降低了 10%。文章指出,那个轻微的上升是一个例外的指数,人们应该看到大的发展趋势。两篇文章的标题根据上升和下降的趋势分别为“盗窃次数增加”和“盗窃率下降”。意见性文章讲的是专家和普通人对于转基因食品不同的看法。而标题也根据看法分为“转基因食品可能是长期的健康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