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部分:知识建构一、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1、按劳分配(1)地位:是社会主义 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 ,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 地位。(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 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① 必然性:A 前提:生产资料 (由此决定不能实行按资分配)。 B 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 C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 (劳动仍然是个人 的手段;劳动者的____ 存在着明显差别)② 意义: A 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________和 ,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_____,提高__ ___,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B 它体现了劳动者________ 、 的社会地位。③ 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2、按生产要素分配(1)形式: 类别对应形式按 要素分配利息、股息、分红或股票转让所得、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按 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按 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主要是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按 要素分配在 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按 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2)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 、 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 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 区分:(1)区分分配方式国家机关、公有事业单位、公有企 业、公有控股企业 公有制 中的工资、奖金、 津贴; 承包土地所 得 --- 其他:如技术入股 等--- 非公有制经济--- 节日慰问金、退休金、低保金等----(2)区分劳动和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 ,推动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3)地位: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入状况所有制范围分配方式劳 动 收 入 或非劳动收入爸爸是国企工程师月工资 3000,津贴 500,年终奖金 10000,春节慰问金 2000,公积金 1000.技术入股,年终分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