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集装箱运输与腹地经济的发展作者:天津滨海新区管委会 唐中赋 来源:中国港口集装箱网“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将成为 21 世纪人类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港口和腹地的依存关系将更为密切。我国已经成为国际航运的主战场,世界集装箱运输增长的引擎。2003 年,中国大陆集装箱吞吐量跃升全球第一位,占全球总量的 18.7%。2004 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6180 万标准箱,增幅 27%,继续稳居世界第一位。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湾地区,相继出现了以集装箱运输为纽带的三大港口群。上海港、深圳港保持排名世界第三、第四位;青岛、宁波、天津、厦门、大连等港口在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排名中呈跳跃式发展。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港口发展,特别是集装箱的发展,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上,探讨港口集装箱运输与腹地经济的发展问题。请港航领域的领导和专家们批评指正。一、港口运输与腹地经济的理论思考我国 90%以上的外贸货物由港口吞吐。港口的基本功能是为腹地经济提供交通运输服务。世界范围内港口与腹地城市的发展演变始终遵循着一个普遍规律:“建港兴城,以港兴城,港为城用,港以城兴,港城相长,衰荣共济”,港口与所在城市、腹地经济存在相互依存、互联互动的关系。这个规律一方面揭示了港城关系的变迁过程,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港城关系相互作用的机理。1. 港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港口与腹地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腹地的繁荣促进依赖腹地的港口的繁荣。反过来,港口的发展也将促进依托港口的腹地的发展, 港口最初只是作为支持制造业发展的一种区位条件。有什么样制造业,有什么样服务业,就有什么样的产业基础和服务特征的港口。港口的发展,既需要腹地提供源源不断的货物,也需要港口所在城市提供的相应仓储、运输、物流、加工、贸易、金融、保险、代理、信息、口岸服务等相关的支持。现在,港口对腹地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港口使各种资源向港口及港口周边地区集中,使更多相关的公司、供应商和关联产业相应集中,形成集群现象,极大地带动腹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天津港为例,港口每万吨货物吞吐量创造 GDP 的贡献约为 120 万元,对地区就业的贡献为 26 人,港口生产经营与其他相关产业及间接、诱发经济贡献为 1:5,提供的就业比值为 1:9,港口的发展使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对腹地经济发展产生带动作用。每亿元的建设投入将产生 0.34 亿的 GDP 值和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