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4 学时)基本要求:1、了解迁移数的意义及其测量方法。2、理解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它们与溶液浓度的关系。3、掌握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4、理解迁移数与摩尔电导率、离子迁移率之间的关系。5、了解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概念、意义及其计算方法,掌握离子强度的计算。6、了解强电解质溶液的德拜-休克尔离子互吸理论和德拜-休克尔-昂萨格电导理论,掌握离子氛、弛豫效应、电泳效应等概念,掌握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的使用。教学重点: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关系及电导测定的运用。2、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系数的意义及计算。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1、离子迁移数的定义、测定方法及计算。2、离子独立移动定律。3、离子强度。4、强电解质溶液的离子互吸理论。教学难点:1、 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系数的意义及计算。2、离子迁移数的计算。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 本章内容:介绍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离子的电迁移数、测定迁移数的常用方法;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强电解质溶液理论(主要是离子氛的概念),并会使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7.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一、基本概念 1. 导体: 能导电的物质称为导电体简称导体 (1) 第一类导体: 电子导体(如金属、石墨及某些金属的化合物等)。 导电机理: 靠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而导电,在导电过程中本身可能发热,但不发生化学变化。 特性: 随温度的升高,由于质点的热运动加剧,阻碍了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因而电阻增大,导电能力降低。 (2) 第二类导体: 离子导体(如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等)。 导电机理: 靠离子的定向运动而导电,即依赖正、负两种离子各向反方向迁移以运输电量,当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的两电极间存在电位差时,正离子移向阴极负离子移向阳极,同时在电极上有化学变化发生。 特性: 温度升高时,由于溶液的粘度降低,离子运动速度加快,在水溶液中离子水化作用减弱等原因,导电能力增强。 2. 电池: 由第一类导体联结两个电极并使电流在两极间通过,构成外电路的装置叫做电池。 3. 电解池: 在外电路中并联一个有一定电压的外加电源,则将有电流从外加电源流入电池,迫使电池中发生化学变化,这种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电池称为电解池 4. 原电池: 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