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恒重: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重量差异在 0.3mg 以下。2.保留时间:被分离样品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该组分浓度极大值时的时间,也既从进样开始到出现某组分色谱峰的顶点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3.分配系数:在平衡状态下,组分在固定液与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4.调整保留体积:扣除死体积后的保留体积。5.荧光猝灭:受激发原子与其他原子碰撞,能量以热或其它非荧光发射的方式给出,产生非荧光去激发过程,使荧光减弱或完全不发生的过程,6.滴定度:指每 1mL 某摩尔浓度的滴定液(标准溶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质量(g/mL)。7.药品质量标准:是药品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的技术规定; 是药品现代化生产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的技术依据。8.杂质限量:指药物中允许杂质存在的最大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来表示。9.炽烧残渣:有机药物经炭化或挥发性无机药物加热分解后,高温炽烧,所产生的非挥发性的无机杂质硫酸盐。10.重量差异: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间的差异程度。11.红移:在分子中引入的一些基团或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12.分配系数:在平衡状态下,组分在固定液与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 13.检测限:指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测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14.助色团:含有孤对电子,可使生色团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提高吸收强度的一些官能团称为助色团。15.崩解时限:指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以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并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16.炽灼残渣:有机药物经炭化或挥发性无机药物加热分解后,高温炽烧,所产生的非挥发性的无机杂质硫酸盐。17. 溶出度:指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19.均化效应 :能将各种不同强度的酸或碱拉到溶剂化质子(或溶剂阴离子)水平的效应称为均化效应。20.生色团:分子中含有非键或 π 键的电子体系,能吸收特征外来辐射并能引起 n→π*和 π→π*跃迁,可产生此类跃迁的结构单元,称为生色团。21.调整保留时间: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22.含量均匀度:指小剂量或单剂量的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的每片含量符合标示量的程度。23.紫移:在分子中引入的一些基团或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的现象。24.丸剂:将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球形或类球形制剂的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