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 本规定主要名词解释老空:采空区、老窑和已经报废井巷的总称。采空区:回采以后不再维护的空间。水淹区域:被水淹没的井巷和被水淹没的老空的总称。矿井正常涌水量:矿井开采期间,单位时间内流入矿井的水量。矿井最大涌水量:矿井开采期间,正常情况下矿井涌水量的高峰值。安全水头值:隔水层能承受含水层的最大水头压力值。防隔水煤(岩)柱:为确保近水体下安全采煤而留设的煤层开采上(下)限至水体底(顶)界之间的煤岩层区段。水害防治十六字原则:是指“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预测预报”是指查清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对水害做出分析判断;“有疑必探”是指对可能构成水害威胁的区域,采用钻探、物探、化探等综合技术手段查明或排除水害;“先探后掘”是指先综合探放,确定巷道掘进没有水害威胁后再掘进;“先治后采”是指根据查明的水害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排除水害隐患后,再安排回采。“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防”主要指合理留设各类防水煤柱;“堵”主要指注浆封堵具有突水威胁的含水层;“疏”主要指探放老空水和对承压含水层进行疏水降压;“排”主要指完善矿井排水系统;“截”主要指加强地表水的截流治理。探放水:包括探水和防水两个方面。探水是指采矿过程中用超前勘探方法,查明采掘工作面顶底板、侧帮和前方等水体的具体空间位置和状况等,其目的是为有效地防治矿井水做好必要的准备 。放水是指为了预防水害事故,在探明情况后采取钻孔等安全方法将水体放出。冒落带:由采煤引起的上覆岩层破裂并向采空区垮落的岩层范围。导水裂缝带:冒落带上方一定范围内的岩层发生断裂,产生裂缝,且具有导水性的岩层范围。抽冒:在浅部厚煤层、急倾斜煤层及断层破碎带和基岩风化带附近采煤或掘巷时,顶板岩层或煤层本身在较小范围内垮落超过正常高度的现象。带压开采:在具有承压水压力的含水层上进行的采煤。隔水层厚度:是指开采煤层底板至含水层顶面之间隔水的完整岩层的厚度。若隔水层为某些原生或次生构造裂隙穿切,造成一定的原始导水高度带时,隔水层的厚度 (m)值应该是煤层底板至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地层厚度减去原始导高之后的数值。由于原始导高的值受不同构造与岩性的影响而变化,故要实际探测确定。“三图—双预测法”:它是解决煤层顶板充水水源、通道和强度三大问题的顶板水害评价方法。“三图“是指: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图、顶板冒裂安全性分区图和顶板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