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4 课明朝的统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朱元璋灭元朝、建立明朝政权的情况;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设置锦衣卫;八股取士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2)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点由学生讨论、研究、分析、归纳。同时进行纵向对比、联系。(2)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归纳,比较和分析。(3)识读《明朝疆域图》、《举子看榜图》和有关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4)播放微课小视频,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记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教学重点】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教学难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八股取士无论从内容还是影响来看都是很复杂的,加之学生对“八股文”缺乏感性认识,更不易理解。需要教师设计直观、通俗、有效并带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导学法、讲授法、图示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阅读课文、史实,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正确地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提炼、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课时安排】1 课时2【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播放<<凤阳花鼓>>里最知名的唱段“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然后向学生提问:凤阳花鼓里的朱皇帝指的是哪一位皇帝?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朱元璋。二、讲授新课(一)明朝的建立教师:展示教材 66 页的朱元璋像,接着展示自主学习任务:阅读课本第 66 页第一自然段,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第一部分——明朝的建立,并能简单复述明朝的建立情况。(课件展示)学生根据学案和教材复述出明朝的建立情况:1.背景:元末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1351 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2.建立:1368 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