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类目简介(上)五、四部类目简介我们利用书目还可以探究某类古籍的概况和查找具体的古籍。比如若已知书名,或虽不知书名,但知其作者,可直接查找《四库全书总目》,因为今天出版的《总目》均附书名和作者索引,然后查阅该书提要, 即可知一书概况。 但需注意一些同名图书会收录在不同的部类, 要加以分辨, 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如同名《竹谱》 ,晋代戴凯之所著,多记竹之种类并自为注释,《总目》入谱录类;元代李衎所著,乃述画竹技法及品鉴者,《总目》入艺术类。若不知书名、作者,仅欲了解某类古籍的概况,也可据总目的四十四小类和六十六子目, 查阅有关小序、按语和图书提要。下面我们简略介绍四部各类内容。(一)经部著录儒家经典“十三经”及解经之作以及有关文字的形、音、义的著作(字书、韵书、训诂著作,即所谓“小学”。如《说文解字》、《尔雅》、《广韵》等)。儒家本为百家之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经典被尊为“经”。经原本有《易》、《书》、《诗》、《礼》、《乐》、《春秋》,称为六经,秦汉之际,《乐》 亡,西汉称五经, 东汉时加 《公羊传》 、《论语》 为“七经”,南朝宋时,以《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礼》、《仪礼》、《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为十一经,唐代加《尔雅》为十二经,宋代加《孟子》为十三经。解释经书的著作有“传”、“记”、“笺”、“注”、“疏”、“正义”等名目, 《左传》、 《公羊传》、《谷梁传》原本是解释《春秋》的,后都成了“经”。《总目》经部主要著录十三经的各种注本,清代阮元将宋代刊刻单行的十三经经文和注疏经校勘后汇编在一起,成《十三经注疏》,是最通行的本子。(二)史部史的本义指记事的人,即史官,史官所记,谓之“史记”,后以史或史记称史书。《总目》著录史书分十五类:正史类。最早以正史为史部类目的是《隋志》,以正史著录历代官方认可的纪传体史书,即《史记》 、《汉书》 开创的以本纪、列传为主的史书。 隋以前有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即所谓“前四史”;唐代以《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合前四史为“十三史”;宋代加《南史》、《北史》、《新唐书》 、《新五代史》 为“十七史” ;明代又加 《宋史》 、《辽史》、《金史》 、《元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