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宾摩托护卫队的50年:接待苏联元帅时曾出意外VIP免费

国宾摩托护卫队的50年:接待苏联元帅时曾出意外_第1页
1/8
国宾摩托护卫队的50年:接待苏联元帅时曾出意外_第2页
2/8
国宾摩托护卫队的50年:接待苏联元帅时曾出意外_第3页
3/8
1 10 月 21 日,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抵达北京,开始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在从首都机场前往钓鱼台国宾馆的国宾车队中,出现了摩托车护卫队。据了解,摩托车护卫是多数国家给予到访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等政要的一种最高礼遇和一项严格安全保卫措施,是国际上很多国家通行做法。建国以来, 我国曾实行过摩托车护卫,这次是重新恢复。在外交场合,礼宾是展示本国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民族气质的重要窗口。礼炮响几声,地毯铺多长,欢迎队伍规模多大 ,, 这些细微差别都会被媒体捕捉,为民众津津乐道。近两年来华访问的外国贵宾们发现,从座驾到欢迎人群,从仪仗队构成到军乐团服装,中国的外交礼宾更加民族、 更加多样,增添了许多开放和活泼的元素。新华视点君为大家进行了独家梳理,很多照片都有亮点哦,一定要仔细看。延伸阅读:国宾摩托护卫队的50 年1954 年 6 月,继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组建之后,中央人民政府下令在迎送外国元首仪式中增设国宾车队摩托车护卫,一则体现新生的共和国是礼仪之邦,二则这种迎宾礼仪在当年的世界各国都很盛行。这一任务就落到了北京市公安局的肩上。北京市公安局将这项特殊任务交给交通大队,交通大队队长李非亲自挑选了年龄、身材、相貌等条件都相当的刘长仪、凌长礼等四名交通民警,组成了我国第一支国宾车队摩托护卫队。1954 年 10 月 19 日,印度总理兼外长尼赫鲁成为摩托护卫队护卫的第一名国宾2 首要任务是训练。由于当时中国没有能力生产摩托车,拥有摩托车的部门也很少,交通大队当时没有可供训练的摩托车, 用于护卫的摩托车购置费尚未下拨。于是队长李非就四处借了两辆旧摩托车,带着队员们开始了训练。 四名民警很刻苦,三个月后,起步停车、窄路驾驶、弯路驾驶等驾驶技术都非常娴熟了。李非队长又带着队员们选购摩托车。挑来选去,大家选择了捷克的“佳娃”红色两轮摩托车,大家认为,此车型比较适合中国国情,式样美观,结构简单,操纵方便,油耗省,速度快,各项性能指标都不错,特别是适合公安、邮电、部队、体育比赛及工矿企业等多方面用途的需要。摩托车选定后,为了节约开支,队员们不另制作服装,就着平时执勤时穿的制式警服,当时的警察制服是全国统一的50 式人民警察服装,米黄色制式布警服,白套袖,棕色牛皮带,白布裹腿,黑皮鞋。在摩托护卫队正式开始“处女行”之前,队员们首先在北京的主要街道上实地演练。适逢 1954 年国庆节的第一天,李非队长乘坐一辆侧三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国宾摩托护卫队的50年:接待苏联元帅时曾出意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