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方案设计一、降水条件分析根据本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基槽开挖深度范围内分布的地下水有两层地下水,依次为上层滞水、潜水,潜水含水层主要为卵石层,上层滞水静止水位约为2.0m~5.0m,潜水静止水位6.0m~8.0m,这两层地下水对基坑开挖、基坑支护及基础施工均有影响。目前为枯水期,按地下水位埋深约为 6.0m 设计降水方案。场平标高为 511.00 米,基坑设计开挖深度最深处为9.45m,考虑降水对主楼电梯井的影响,降水至深度 14.0m;主要降卵石层中的水;根据勘察资料,各卵石层渗透系数为20m/d。根据该场地的环境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较大,地下水量较大,拟采用管井降水方案。地下水控制方法可分为集水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类型。表 1-1 地下水控制方法与使用条件方法名称土类渗透系数(m/d)降水深度( m)水文地质特征集水明排杂填土、粉土、粘性土、砂土7~20 5 上层滞水或水量不大的潜水降水真空井点0.1~20.0 单级 <6、合级 >20 喷射井点0.1~20.0 <5 管井1.0~200 >5 含水丰富的潜水、承压水截水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岩溶土不限不限回灌填土、粉土、砂土、碎石土0.1~200 不限针对该场地地下水类型、场区水文地质条件,设计采用管井降水方案,形成一定降深,达到疏干基槽目的。二、 基坑降水设计计算1)确定降水井的埋深L HW=HW1+ HW2+ HW3+ HW4+ HW5+ HW6式中: HW1——基坑深度, HW1=9.45m;HW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HW2=4.55m;HW3—— ir0,i 为水力坡度,在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宜为1/10 ~1/15 ,15/1i,r 0 为降水井分布范围内的等效半径或降水井排间距的1/2 ,取等效半径 r 0=76.15m;HW4——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变幅(m),取 0 米;HW5——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长度(m),取 2.5 米;HW6——沉砂管长度( m),取 3.5 米;则 HW =9.45+4.55+ (1/15 )*76.15+0+2.5+3=24.58 ,取 25m。2)确定引用半径(假想半径)R0 对于矩形基坑,其长宽比不大于5 时,可用“大井法”将矩形基坑折算成假想半径为R0 的理想大圆井R0=Aπ=182163.14=76.15m 式中: A ——基坑的面积 , 取 18216m2;3)确定抽水影响半径R 22 825 20357.77Rs HKm式中: k ——渗透系数,取加权平均值,20/km d ;H ——含水层厚度,取钻探揭露深度25 米;s——抽水坑内水位下降值,s=14-6=8m。4)确定基坑涌水量Q 井深 25m,打入坑底卵石层中,由于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