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层统计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准确性和制定各项经济工作的科学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层统计作为搜集、整理源头数据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做到数字真实准确、内容全面、报送及时。对基层统计工作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解决。一、多数基层统计人员调换频繁,工作脱节现象比较严重统计工作的专业性比较强,统计工作人员需要较为熟练的业务知识。 而与此相对, 基层统计工作人员调换较为频繁,这样往往使新担任统计的工作人员有一段适应过程,造成统计工作前后“脱钩”,连续性不强,不利于统计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二、由于客观、主观上多方面的原因,统计数据质量不高当前,基层统计数据直接来源于统计对象,而没有对统计对象的有效制约,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仅仅依靠统计对象的自觉。而统计对象出于多方面考虑,提供的数据往往经过 “加工”,虽然有《统计法》作为保障,但基层统计部门没有统计执法权。同时,由于统计工作每年都是有任务指标,并直接与基层单位的绩效考核挂钩,因此,难以避免产生“任务式数据”。此外,在统计员队伍中, 部分基层统计人员素质还不高,责任心还有待加强。同时,基层统计人员工作头绪多,身兼多职,临时工作不断,精力难以集中,大大影响了统计人员的工作质量。三、统计站没有起到综合统计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为基层统计站除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统计任务外,还应负责本基层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提供。个别基层统计站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对上级所布置的报表有为难情绪,如部门协调、互相推诿,对领导布置的工作,认为不是自己份内的事,能放就放,能推就推。针对以上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一、加强对基层统计工作重视,避免统计人才流失统计工作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着指导和监督作用,为各级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基层政府要重视统计工作,把统计工作当作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对统计专业人才应注意培养,尽量避免统计工作岗位的频繁调换,防止统计专业人才的流失。二、不断加强对统计业务知识学习,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要做好统计各项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熟练操作。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在发生变化,统计工作必须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工作中变革,在变革中完善。而福分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知识贫乏。要引导基层统计人员统筹安排工作,在工作中挤时间,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