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声音的获取与处理一、教材分析本课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7 年级教材第6 章《音视频获取与处理》的第1节《声音的获取与处理》的第一课时。声音是表达信息的方式之一,通过声音可以传递恰当的信息,有效地表达我们的思想、情感。作为《声音的获取与处理》一节的第一课时,本课并不涉及过多的声音处理的内容,主要介绍声音的获取途径及其格式、通过录制的方式获取声音素材并对其进行简单处理的方法,侧重让学生经历简单的声音处理的过程,体验获取与处理声音带来的乐趣。本课是后续章节内容学习的基础,学好本课将为学生后续学习多媒体作品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本节课选择了操作较为简单并且功能较强的GoldWave 作为教学软件。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爱听流行音乐,了解一些常见的音频文件,如MP3 歌曲等,能较为熟练地使用音频播放软件播放音乐。但他们对音频的认识仍然比较浅显,仅仅停留在网上听歌、下载音乐的层面。虽然学生对于文本、图片信息的获取及加工处理已经较为熟悉,但绝大部分学生对于声音的录制与编辑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题材组织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热情。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文件的获取途径;2.认识常见声音文件的格式,能够正确选择适合实际需要的声音文件格式;3.能使用 GoldWave 软件录制声音,并进行简单的混音处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不同格式音频文件的对比实践活动,了解常见声音文件格式的特点和区别;2.通过亲历音频信息的获取过程,掌握录制声音信息这一种获取音频的方法;3.通过制作个性起床铃音,初步体验音频信息的简单处理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作品完成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保持并提高学习声音获取与处理的兴趣,乐于并善于探究新知识;2.增强应用信息技术服务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敏锐性。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常见声音文件的格式、声音的录制、简单的混音处理方法。难点:正确选择适合实际需要的声音文件格式。五、教学策略与方法1.利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以制作个性铃音这一总任务贯穿教学始终。2.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通过聆听、对比、思考、分析、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2 行发现常见音频格式的特点和区别,并正确选择适合实际需要的声音文件格式。3.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学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