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一节 不良反应 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一共 6个,分成三组) 1.副反应(通常也称副作用)—— 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副反应是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作用,多数较轻微并可以预料(补充:无法避免)。 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应。 2.毒性反应——(注意跟“副反应”对比掌握) 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毒性反应一般是可以预知的,应该避免发生。 急性毒性反应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 慢性毒性反应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 致癌、致畸胎和致突变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企图通过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以达到治疗目的,其有效性是有限度的,同时应考虑到过量用药的危险性(是药三分毒,无毒不是药!)。 原创表格:药理——副反应与毒性反应对比表 剂量严重情况能否避免副反应治疗量(正常)较轻不可毒性反应过大、蓄积过多(异常)严重可以 3.后遗效应—— 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例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出现乏力、困倦等现象。 4.停药反应——又称回跃反应 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 例如:长期服用可乐定降血压,停药次日血压将明显回升。 原创表格:药理——后遗效应与停药反应对比表 血药浓度表现举例后遗效应阈浓度以下低剂量药物作用的表现,与原有疾病无关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出现乏力、困倦等现象停药反应不明,可能还在阈浓度以上原有疾病加剧长期服用可乐定降血压,停药次日血压将明显回升 5.变态反应——也称过敏反应 接触 l0 天左右发生。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用药理性拮抗药解救无效。 反应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与剂量无关,从轻微的皮疹、发热至造血系统抑制、肝肾功能损害、休克等。 停药后反应逐渐消失,再用时可能再发。 6.特异质反应—— 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性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 不是免疫反应。不需预先敏化过程。 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例如:对肌松药琥珀胆碱发生的特异质反应是由于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