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奠定学生生命成长 兴趣驱动学生思维发展一年级的学生要掌握的数学知识比较简单,而且有些在幼儿园学过,有些来之于生活经验,所以我在这两个月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谈谈我在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以来的两个月做的一些尝试。一、培养学生认真准备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大多只有六、七岁,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每当我看见学生上课铃声响了,才从书包里慢慢的拿出书和笔盒的时候,我就着急,后来我在全班开展“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自己整理书包、课本、文具”的比赛,要求学生在下课后,把 下节课的学习用具准备好,并及时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评价奖励。一个月以来,学生在一次次的激励竞争中慢慢形成了课前准备这一良好的习惯。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首先是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指导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提问,认真思考,作出积极的反应,对于参与得特别认真、积极的小朋友要及时鼓励,并和语文老师的奖励相结合,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一次次的激励,学生认真听讲的兴趣大大增强了。其次是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时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当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懂得如何认真倾听。有的一心想表现自己,边举手边不停地喊“我来、我来”,有的随心所欲地看书,有的甚至跟同学交头接耳,此时,我们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就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一下,并说:“还有几个小朋友没准备好呢!比比谁听得最认真!”“比一比,他的说法跟你是不是一样,欢迎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多次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学生能逐渐养成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一年级学生的注意随意性强,他们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集中注意,认真观察,而一些在他们看来乏味的东西则不免会心不在焉。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课堂上我们就应该细心地指导他们参与学习,通过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我在课中常这样对学生说:“比比谁发现得多。”“谁能有顺序地把你发现的告诉大家?”“你知道他现在讲的在哪里,比比谁找得快。”……特别是当一个小朋友在交流时,就让其他小朋友用小手指出他讲的在哪里,你找到了吗?并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