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5年四川省语文复习之对联教案VIP免费

2015年四川省语文复习之对联教案_第1页
1/7
2015年四川省语文复习之对联教案_第2页
2/7
2015年四川省语文复习之对联教案_第3页
3/7
2015 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对联教案 宜宾四中 李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3 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赏析名联;尝试对对联。4.正确认识对联在高考中的重要作用。(二)过程与方法课前搜集整理,课内讨论交流,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借鉴仿写,使学生有所积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对高考对联题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总结,并结合练习题进行讲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对联知识尝试对对子;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高考对联题得分率。【教学方法】采用板块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联系以前学过的古诗文,温故知新,引导学生掌握对联知识。【教学准备】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搜集活动,积累一些对联故事和名联,为课堂活动做好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亦可让学生讲述课外搜集的有关对联的故事)中国的悠久文化,对联采诗词曲赋骈文之精华,穷平仄对仗虚实之变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裁,包含了传统文化的基因,可谓中华瑰宝,国学明珠。今天,让我们走进对联。下面的这一段文字怎么读?龙 虎虎 望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会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答案:一龙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会八仙我们首先对对联做一个简要回顾2. 走进对联,知识回顾(多媒体课件显示)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常识。(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1)对联介绍,知识回顾对联的起源张贴桃符: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到了唐以后,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2)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简称“对”,俗名“对子”或“联语”,后来因为大多贴在对称的“楹”(即柱子)上,又称为“楹联”或“楹对”。“对联”的前一部分叫“上联”、“出句”或“上比”,后一部分就叫做“下联”、“对句”或“下比”。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歌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来,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对仗,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3)对联的特点对联格律六要素字数相等 内容相关 (基础要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5年四川省语文复习之对联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