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下教育观念与方式的调整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大愣乡百乐小学 梁春香电话:13977696973学会学习是 21 世纪人才应具备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教育改革的新课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观念在一部分教师的头脑中占重要地位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参与意识差,主动要求探索的机会根本没有,如今在贯彻教育部提出的“减轻中小学生学会学习更为重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广泛借鉴发展的教育思想结合实际,勇于探索符合实际的教育体系,使学生尽快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参与课堂,勇于探索新知识达到学会学习”。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更新思想观念 1、更新教师教学,可以说教师教学观能转变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它直接制约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从根本上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在师生关系上注重师生平等,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启发性引导,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要让学生理解掌握,要让学生主体参与,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2、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因为未来社会要求的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要求不仅在智能上得以发展,而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整体发展,因为未来的文盲已不是不认字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因此学会学习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是面向知识的能力争取做一名21 世纪合格的人才。二、转变教育方式 1、要遵循师生平等的原则,师生间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学生愿意上你的课,他才能在你的课堂上大胆质疑,自由自在地发言。师生间的平等体现在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因为尊重是最深刻的爱能使学生产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教育中教师应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范围,只有这样良好教育才能得以保障。2、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人只有轻松,自由的心态下才能有丰富自由想象,创造思维中的灵感往往是在紧张探索以后的松弛状态下才会出现。相反人在压抑、恐惧、紧张的心态下很难创造,因此教师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善于发现每位学生身上得“发光点”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都应赞赏。人生活在社会中都希望自己授到赏识。同样学生也是多么渴望教师和家庭的赏识,如果轻易地否定学生,不仅容易抑制学生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会伤了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使学生有自卑心理,所以教育要遵循规律,勇于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