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你如何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非常有用! 后现代主义认为人与人、人与自然都是一种互相依赖的生态存在,儿童和教师作为学校生态环境的主要因子,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成长发展的。教师会以他的知识、情感、人格影响儿童,儿童也会以其经验情感,个性反作用于教师,教师与儿童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双方共生、共荣的结果。教师通过与“初掀人类幕帘”的孩子之间的互动,将把社会文化、价值规范传递给人类社会的新成员,同时引导并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的关系,是教师成功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进入 21 世纪,人们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人自身,关注人的生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教育实践中,违反儿童天性,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例如:很多人认为,最乖的孩子是那些坐着一动不动,认真听老师讲话的孩子,孩子是小大人等等,这些都是错误的理解。万物发展都有其规律,人类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儿童与成人处于同一生命过程中的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们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和他们交朋友,不要让孩子产生教师高高在上的感觉,更不能让孩子对老师产生恐惧心理。 1、尊重儿童,尊重中有要求,要求中有尊重。 尊重儿童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首先要做到的一点,而尊重与要求又是一种和谐统一的,尊重必须伴随要求,而要求是为了体现尊重,尊重本身也是一种要求的方式。 例如:一次幼儿园给我们发了新玩具,花花绿绿各种形状的串珠玩具,我在摆放玩具时,我班一个平日里不大爱说话也不爱动手制作的孩子——强强,一直在旁边观看,也许他看到这些好看的新玩艺更感兴趣吧,我就问他:“强强,喜欢吗?”他点头并微微笑了“强强,老师今天没有戴项链,你用这些花珠珠给我串一个吧?”他爽快地答应了并动手串起来。一会便串好了,可是一串珠子只有一个形状的,我戴上后让他看,他高兴地笑起来,看来他很满意自己的作品。我假装左右端详后说:“我还是更喜欢各种形状串在一起的项链。再帮我串一个我喜欢的吧。”他听后马上又动手串起来,又一会儿,一条五颜六色且形状各异的珠珠串插在一起的项链串好了,我戴上特地去照照镜子,由衷地称赞道:“好看,好看,真漂亮,我喜欢。”强强在一旁笑嘻嘻看着我,看得出他也在为自己的作品给别人带来欢乐而感到自豪呢。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