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获得英语运用能力的主阵地。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材料为线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形式组织学生思考、合作完成某一任务的小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任务的参与者之间运用英语进行理解、交际。这一过程的良好实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思维互动的欲望。 实施小组合作过程中的主要策略是: 1.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每个班级都会有着不同层次的学生,而对这些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进行分组组合,直接关系到小组合作的成败。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结构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同组内的学生间的成绩可以差异很大,但组与组间的总体水平差异应该相当,这样既可避免合作小组之间的水平差距,保证小组之间横向比较的公正性,又可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有利于开展学习小组间的学习竞赛。小组合作一般以 4 至 6 人为宜。分组时合理搭配优等生和学困生,如果是 6 人合作小组,一般以两个优等生、两个学困生和两个中等生为主要构成原则。这样,一个小组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强弱,学习成绩有高低,学习方法有异同,学习交流时可以做到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从而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2.正确的教师角色定位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地位难以得到保证。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成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学生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 首先,教师要制定有效的合作学习规则。 建立有效的、科学的合作学习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小组活动应该是各成员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和分享讨论成果。每个小组可以民主推选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可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定为每组的副组长,以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迅速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教师要对小组中的角色进行及时的调整,尽可能让组内的角色经常调换,这样让小组成员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