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师资格面试教案《世界三大宗教》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背景、创立人、基本教义,理解三大宗教的世界性影响,正确区分宗教与邪教,树立正确的宗教观。【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史料,总结三大宗教的产生的背景、基本教义等,提高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能够区分宗教与邪教,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三大宗教创立的背景、创始人、教义等。【难点】区分宗教与邪教、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圣诞歌曲——《铃儿响叮当》,并提出问题:听到这首歌同学们想到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哪个宗教的盛大节日?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继续引导:不同的国家、地区存在不同的宗教信仰,除了基督教之外,还有佛教和伊斯兰教被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他们分别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他们的教义又是什么?进而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佛教1.背景教师回顾印度种姓制度,提问:种姓制度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种姓制度形成的严格的等级分化,造成阶级矛盾尖锐。2.创立的概况教师继续引导:公元前6世纪,印度劳动人民强烈反对等级制度和婆罗门的专横统治,于是,印度出现了反对婆罗门统治的社会思潮;乔达摩·悉达多顺应这一潮流创立佛教。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佛教教义,并提问: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