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口腔种植外科提要种植外科为口腔种植学中涉及外科的内容。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口腔种植适应证、手术的原则、步骤。熟悉骨量不足处理方法、种植手术的并发症及种植义齿成功;的标准。了解颌骨缺损种植功能重建的适应证、手术要点。复习颌面部解剖特点,将口腔种植学与基本外科学知识相结合,有助于熟悉和掌握种植外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第一节概论一、口腔种植学的发展简史口腔种植学(oralimplantology)是 20 世纪 3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分支学科,主要包括种植外科、种植义齿修复、种植材料、种植力学及种植生物学等内容。其中起支持、固位作用的植入物称为口腔种植体(oralimplant),通常亦称牙种植体(dentalimplant)。口腔种植学涉及多个学科,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牙周病学科、口腔影像学科以及口腔材料学科等等,涉及外科的内容则被称为种植外科(implantsurgery)。牙种植体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人们在出土的人类颌骨化石中发现镶有宝石或黄金雕成牙体形状的植人物,具体的应用目的尚无从考证,但它却成了牙种植体的原始雏形,真正牙种植体的历史应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早期代表性的学者是 Formiggini,由于他对牙种植体早期发展的贡献和所取得的成就,被誉为现代口腔种植学的奠基入。由于当时的临床应用明显超前于基础研究的发展速度,致临床上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使尚处于十分幼稚的牙种植术转入低谷;瑞典 Branemark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经过 10 年的基础及临床研究,1965 年首次提出“骨结合”(osseointegration)理论。1982 年在多伦多“临床牙医学骨结合”(osseointegrationinclinicdentistry)国际会议上得到公认。王大章教授参加了此次会议并最早在国内杂志和学术会议上介绍了会议的精神。在骨结合理论的指导下,口腔种植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牙种植体系统层出不穷,形成了独立的种植外科体系及其理论,并随着学科的发展被不断完善。我国口腔种植起步较晚,从 1980 年起始被列入高等医学院校卫生部规划教材内容之中。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主编张震康教授于 1995 年在珠海主持召开了首次种植义齿工作研讨会,成立了全国口腔种植义齿协作组,为口腔种植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2002 年成立了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十几年来经过频繁的国际交往,引进了国际先进种植理念与技术,使我国口腔种植学得到飞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阶段。种植学的发展更新了传统的口腔修复的内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