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_∩ )O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星球版)第五单元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根据各地的 地理位置 、自然 和人文地理 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名称位置范围划分依据北 方地区季风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 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 以北,东临渤海、黄海1 月 0℃等温线和 800 毫米 等降水量线以北; 秦岭——淮河 以北南 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 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 东海、南海1 月 0℃等温线和 800 毫米 等降水量线以南; 秦岭——淮河 以南青藏高原边界西 北地区非季风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 长城和昆仑-阿尔金山以北非季风 气候区,深居内陆,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青藏高原边界青 藏地区位于横断山 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 寒冷(2)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3)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 秦岭——淮河一线 ,主导因素是 气温和降水。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主导因素 夏季风的影响。青藏地区与 西北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的边缘, 主导因素是 地势 和地形。O(∩_∩ )O 青藏地区与 南方地区分界线是: 青藏高原边界二、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该界线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项目秦岭—淮河线以北 (北方地区)秦岭—淮河线以南(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 月平均气温低于 0° C 高于 0° C 年降水量占全国的 20 % 以下占全国的 80% 以下面积与人口占全国的面积 20% ;人口 40% 占全国的面积25% ;人口55% 气候温带季风(夏高温多雨,冬寒冷干燥)热带,亚热带季风(夏炎热,冬温暖)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代表地形:东北平原(黑土)、华北平原(黄土)、黄土高原。平原、盆地与高原、 丘陵交错分布。代表地形: 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红壤。河流流量水量较小、汛期短、冬季有结冰现象水量大、汛期长,冬季不会结冰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生产活动差异农业耕作方式旱地水田O(∩_∩ )O 粮食作物小麦、 玉米水稻油料作物大豆、花生油菜糖料作物甜菜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