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积极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积极行使权利1、2、3、4、7、9、10忠实履行义务5、6、7、8、9、10一、单项选择题1.(2018成都)《中国青年报》载文指出,法律是公民权利的保护神,“不侵犯权利”是社会法律的底线。这种权利,如霍姆斯所言:就好比我可以挥动拳头,但是绝不能碰到另一个人的鼻子。这启示我们(D)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相辅相成的C.有序的社会需要特定的规则D.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正确行使权利的理解。解答本题重在理解题干内容。霍姆斯所言意指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他人的权利A、B、C在题干中未体现。2.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报道,某山村在选举大会上,村民赵某承诺,如果自己当选村委会主任,则按人头向全村村民每人发放现金1800元。选举结束,赵某如愿当选。当日,赵某共向村民发放现金190余万元。经群众举报,赵某受到有关部门的查处。赵某的行为(C)A.是正当竞争B.是公民行使合法权利的表现C.损害了国家、社会、集体、他人的利益,应受到法律的制裁D.是在行使选举的权利中开展的政党的竞选活动解析:选举权是公民享有的权利,但行使这项权利必须遵守宪法、选举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不得有破坏选举的行为,赵某的行为是贿选行为,因此应受到法律制裁。3.(2018泰安)漫画《“秦火火”们要当心啊!》警示我们(A)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享受网络便利,就应遵守必要的网络义务②公民有言论的自由,但不得利用言论侮辱诽谤他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③凡是不承担责任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刑法的制裁④网络是块“是非之地”,青少年最好远离它A.①②B.①②④C.①③D.②③④解析:漫画中在网络上传播诽谤信息被判刑的事实,意在告诉我们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权利。①②说法符合题意;③说法过于绝对;④青少年远离网络的说法显然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4.(2018无锡)2018年7月22日,一名家住扬州市宝应县的17岁学生,为了“提高QQ的关注度”,在网络上发布“高邮与宝应交界处将再次发生较大地震”的谣言。因为涉嫌散布谣言,该学生被警方及时控制并处警告教育。针对这一事件,正确的认识是(D)A.该学生依法行使了言论自由权B.言论自由在网上是不受限制的C.公民言论自由还未得到充分实现D.言论自由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行使权利的认识。言论自由是公民的权利,但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权利。散布谣言,危害了社会秩序,造成社会恐慌,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5.有的同学认为:违法是要受法律制裁的,所以我不会去干违法的事,至于是否尊重社会公德,则是无关紧要的事情。这种观点(B)A.是正确的,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坚决不做B.没有认识到尊重社会公德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C.是正确的,认识到法律比道德义务更重要D.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是守法的表现解析:尊重社会公德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法律要求的我们必须去做,B项观点符合题意。6.漫画中纳税人的行为(B)A.是法律鼓励和提倡的B.是法律要求做的C.是法律禁止做的D.太傻,是不珍惜钱财的表现解析:依法纳税是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是法律要求的行为,故选项B正确。7.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教育局原副局长、乌市第一小学原校长周某,在职期间贪污、受贿共计86万元,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其犯贪污罪、受贿罪,两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12年。上述案例启示我们(A)①凡是法律所禁止的事情,我们坚决不做②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③法律鼓励的行为,我们必须积极去做④每个人要少享受权利,多履行义务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解析:贪污受贿是法律禁止的行为。周某因做出了法律禁止的行为而受到法律制裁,因此法律禁止的行为,我们坚决不做,故①正确;周某没有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而受到法律制裁,故②正确;③不符合题意;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不能说要少享受权利,多履行义务,故④错误。8.下列言行中能反映公民自觉履行义务的是(C)A.“初中学习太没劲了,我还不如去打工赚钱!”B.“一次性筷子方便又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