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水的多少教学设计《比较水的多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单元里的第三篇课文,本课是结合学生学习过前两节课,知道了水是液体没有固定形状这一性质后,引导学生利用水的这个性质来进行比较水的多少。同时教会学生正确使用“量筒”这一测量工具及引出液体单位的概念。根据教材的这些内容,我将整节课的教学以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方案:能够利用水的流动性,设计出多种方法进行比较水的多少;并能够掌握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思维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培养学生注重事实、勇于提出不同见解;能够自主学习与探究同时乐于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学会自己发出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出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法,并通过亲自实验验证,合作交流等方法正确地比较水的多少。使学生会利用所掌握的液体特性知识,设计并通过实验证明进行比较水的多少。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这是《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学习科学是一个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在教学行为上,我确立了“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的教学观念。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学生,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创造性的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2、非标准单位的测量会导致结果的多样,标准单位的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液体的体积。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标准。【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能较规范地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明确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教学准备】给每组的材料:3 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 个玻璃杯、1 个量筒、1 条纸带、胶水、记录纸若干。【教学过程】一、比较哪个瓶子水最多1、出示三个不同的瓶子,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请学生猜测,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说明理由。2、怎样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为什么这么想。(师可适当提示前面所学的关于水的特性,如会流动、有重量、有体积等,鼓励方法的多样性)3、交流讨论,比较不同的方法,选择操作最简单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4、生实践操作后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