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西夏区第十五小学 崔 敬我们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家庭总收入不高,各方面条件也很差;思想观念较落后;忙于工作,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由于以上诸多因素,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就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对这些孩子的成长教育产生严重的影响。他们从周边农村来到城市,与城市本地的孩子有所不同,他们大多接受了父辈的传统观念、习俗和生活方式,在知识上、观念上和心理上与当地的儿童有差距,因此,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思想与品德也有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特点:一、缺乏有效引导,思想较随意,有不良习惯由于忙于生计,加之观念的落后,这些孩子的父母没有精力也没有足够的能力,还有可能缺乏一定的意识对孩子的思想与品德加以有效引导,他们通常只是将有限的精力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一些重要的,诸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性格等方面的培养。另外,由于习惯了农村条件下没有红绿灯、垃圾筒等设施的生活,加之缺乏有效地引导和管理,他们常常会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比如乱穿马路,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不讲卫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待人接物不注重礼貌。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常常引起当地人的反感,也给学校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带来矫正性教育的难度。二、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容易产生自卑情绪相对于城市孩子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务工子女们学习成绩差不受老师欢迎,还常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家长的责备,学习的压力就更大;吃的穿的用的等各方面都比不上城里孩子,加之现在学生之间攀比风气盛行,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总觉得在老师、同学、家长面前抬不起头来,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三、有不公平感,容易产生对立思想异己的城镇文明的排斥,不公平的待遇,使他们怀着深深的不满。在这样的情势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往往表现出一种角色上的冲突,认同上的危机和价值的失范状态。错位的价值观,很容易混淆他们的是非标准。如果这样的心理继续发展,势必会加深他们的被歧视感与对立感,而这些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是非常有害的,很容易造成其人性的扭曲和形成反社会的人格,产生仇视社会的心理。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其他儿童一样有着被爱、娱乐、活动、交友、求美等基本需要和学习文化,掌握知识、理解事物的愿望。有理想追求,他们珍惜学习机会、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