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正让数学充满“生活味”——名师张齐华 “认识分数”课堂教学评析◎ 朱 峰04 年曾在参加全国优秀青年教师课堂观摩活动中领略了张齐华老师的课堂风采,不仅仅是课堂整体把握到位,特别是张老师那优美的语言艺术以及对课堂细节的处理都无时不体现了他精湛的教学水平。近日在一次省内的活动中,又一次欣赏了张老师的“认识分数”,不禁再次为之折服。〖课堂实录〗课前谈话:猜老师年龄,说自己的年龄。生活中还有哪里用到数?(师生交流)片段一:情境——冲突。师:丁丁和当当在野餐活动中也遇到了一些和数有关的问题,一起去看看,好吗?(生:好)(多媒体出示图:四个苹果 2 瓶矿泉水,一块蛋糕。)师:谁能给他们把这些东西去分一分?4 个苹果怎么分?生 1:把 4 个苹果平均分成 2 份,每人分 2 个。师:好的,是这样吗?(用多媒体演示分的情况。)师:两瓶矿泉水怎么分?生 2:把 2 瓶矿泉水平均分成 2 份,每人是 1 瓶。(再演示。)师:仔细观察,每人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分法就叫什么?(生:平均分)师: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2 份,每人分得多少?(一半)师:怎样分?生:切成两半。生:用直尺切。师:老师明白,他用直尺就是想分得公平。师:刀从哪里切?生:正中间。师:正字用得好。师:用手指一指它的一半在哪里?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2 份,每一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师:这一半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生:我想可能是二分之一吧!也有可能是一分之二。师:印象有点模糊了,其实你刚才说的这样的数都是分数。至于这一半到底是二分之一,还是一分之二呢?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一起来认识分数。相信认识完了,你就会明白了。(板书课题:认识分数)〖评析:数学从生活中,以生活问题入手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张老师在这一环节中创设生活中最常见的情境,以丁丁和当当通过分一分苹果、矿泉水体会平均分,既复习了旧知,又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着通过分蛋糕,只有一个怎么分,引发了冲突,让学生自己感兴趣主动去研究分数,激起了强烈的学习欲望。〗片段二:活动——建构师: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这“一半”是其中的几份?(点蛋糕)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二份,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一半”。师:这“一半”可以用 1/2 表示。谁会读?(指名读、齐读)师:这一块就是这个蛋糕的 1/2,另一块呢?生:也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