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婴儿生理、动作、心理发展的特点,理解教育从 0 岁开始的意义;熟悉先学前儿童生理、动作、心理发展的特点,初步掌握先学前儿童教育的方法;掌握学前儿童生理、活动、心理发展的特点,初步了解各年龄段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差异。 【重点难点】 重点:婴儿动作的发展,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难点:新生儿心理的发生,先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游戏。 主要内容第一节 人生的第一年(婴儿期) 一、初生到满月 二、满月到半岁 三、半岁到周岁第二节 1 - 3 岁(先学前期) 一、学会直立行走 二、使用工具 三、语言和表象思维的发展 四、出现独立性第三节 3 - 6 岁(幼儿期) 一、 3 - 4 岁 二、 4 - 5 岁 三、 5 - 6岁 第一节 人生的第一年(婴儿期) 一、初生到满月 从初生到满月,称为新生儿期。 (一)适应新生活 胎内、胎外环境有什么区别? 新生儿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主要依靠低级中枢实现的本能活动,即无条件反射。 (二)依靠无条件反射 吸吮反射、觅食反射、眨眼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击剑反射、迈步反射、游泳反射、巴布金反射、蜷缩反射。 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在婴儿长大到几个月时会相继消失。 儿童最初的本能活动是儿童最初学习的基础。 (三)条件反射出现和心理发生 1 .条件反射对儿童最初生活的意义 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 2 .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3 .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与特点 儿童最早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或者说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决定于开始训练儿童建立条件反射的时间。 4 .心理的发生 儿童出生后第 1 个月,心理已经发生。 (四)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开始 1 .认识世界的开始 2 .人际交往的开端 二、满月到半岁 从满月到半岁,称为婴儿早期。 (一)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 (二)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加 (三)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手眼协调动作,是指眼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能够和眼球运动——视线一致,按照视线去抓住所看见的东西。 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大致经历以下阶段: 1. 动作混乱阶段 2. 无意抚摸阶段 3. 无意抓握阶段 4. 手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