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1 . 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⑴ 中国人民志气高。⑵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例如:⑴ 中国人民志气高。⑵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2 . 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2 . 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⑴ 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⑵ 树叶黄了。⑶ 小王今年十六岁。⑷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⑸ 明天星期日。⑹ 什么书他都看。例如:⑴ 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⑵ 树叶黄了。⑶ 小王今年十六岁。⑷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⑸ 明天星期日。⑹ 什么书他都看。3 . 宾语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3 . 宾语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⑴ 什么叫信息?⑵ 门口围观一群看热闹的。⑶ 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例如:⑴ 什么叫信息?⑵ 门口围观一群看热闹的。⑶ 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4 . 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4 . 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⑴ 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⑵ (三杯)美洒敬亲人。⑶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⑷ (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例如:⑴ 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⑵ (三杯)美洒敬亲人。⑶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⑷ (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5 . 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5 . 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⑴ 他 [ 已经 ] 走了。⑵咱们 [ 北京 ]见。⑶ 歌声 [ 把王老师 ] 带入深沉的回忆。⑷ 科学 [ 终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