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重复缺陷管理机制在检修工作中的探索与应用1引言国电大渡河公司龚嘴水力发电总厂(以下简称龚电总厂)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境内,包括大渡河上先期建成的龚嘴和铜街子两座大型水电站。其中,龚嘴水电站装机容量720MW,设计年发电量34.178亿kwh,于1966年3月开工建设,1971年12月第一台机组发电,1978年底全部建成;铜街子水电站装机容量600MW,设计年发电量32.4亿kwh,于1985年开工建设,1992年10月第一台机组发电,1994年12月全部建成。龚电总厂设备多,投运年限较长,设备运行小时数较高,设备老化严重,加之电站设计存在许多先天不足,电站运行条件逐渐恶化,设备缺陷出现频繁,每年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相关消缺和治理工作。负责对电厂进行检修的国电大渡河公司流域检修安装分公司(以下简称检修安装分公司)经多年统计和分析,发现电厂历年所出现缺陷的较大一部分不仅发生率较高,而且具有代表性,统称为典型重复缺陷。为了进一步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使设备缺陷得到有效控制,确保设备安全高效、经济可靠运行,检修安装分公司经过长期不懈地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典型重复缺陷管理机制,并在设备检修工作中大量运用与推广。此机制从2006年开始实施至今,有效地降低了设备缺陷发生率,切实提高了设备健康运行水平。2典型重复缺陷管理机制建立龚、铜两站典型重复缺陷管理机制,就是每年在两站主设备计划性检修之前,对上一年度提出整治但治理效果不好的和本年度新出现的典型重复缺陷进行统计与分析,按照“缺陷归类汇总—制定缺陷处理措施—处理措施专业论证—落实处理措施-检查总结处理效果”的典型重复缺陷处理流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并在本年度两站主设备检修期进行专项治理。2.1缺陷记录与统计龚电总厂运行人员和设备维护(检修)人员通过巡回、检查、试验发1现设备缺陷,并由运行人员对设备缺陷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设备发生缺陷(或故障)的名称、时间、设备单元及部位、缺陷类别、发现缺陷人员姓名等,分别记录在专用的设备缺陷记录本上和设备缺陷管理系统软件上,以便查阅。龚电总厂每月将设备缺陷进行统计、归类汇总后,报交检修安装分公司备案。缺陷记录和统计数据真实可靠,便于分析和制定解决方案。2.2典型重复缺陷分析我们将对设备和电网危害较大的缺陷定义为典型缺陷,多次发生的同类型缺陷定义为重复缺陷。在每年度检修工作开始前前一个月,检修安装分公司生产技术部将全年发生的所有设备缺陷归类汇总后进行全面分析,并把这些典型重复缺陷清理出来,结合它们发生的时间(或周期)、发生的设备单元或部位,设备运行环境、设备质量及性能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精确地找出这些典型重复缺陷发生的根本原因,编制出《典型、重复缺陷统计分析与应对措施》。2.3典型重复缺陷解决方案每年主设备计划性检修前,检修分公司组织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和二级生产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结合之前编制的《典型、重复设备缺陷统计分析与应对措施》,对清理出来的各项典型重复缺陷进行进一步深入分析和专业论证,确定缺陷发生的根本原因,然后从设备结构原理、检修安装工艺、产品更新、技术改造、运行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最终编制出本年度《典型重复缺陷解决方案》,该方案详尽地列出了每一个典型重复缺陷的名称、现象、具体原因、解决方案和责任人。2.4典型重复缺陷治理设备典型重复缺陷治理方案确定后,利用主设备本年度计划性A修、B修及C修时机,各典型重复缺陷负责人督促检修人员按照《典型重复缺陷解决方案》的具体要求,对缺陷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整治。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保证方案执行到位、治理效果明显:一是明确目标,保证治理1项成功1项,治理后要达到预期要求;二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开展科技攻关,提升检修技术;三是成立典型缺陷攻关小组,调动各级技术人员攻关积极性,提升故障诊断及分析能力。2.5典型重复缺陷治理效果评估2本年度主设备计划性检修结束到下一年度主设备计划性检修开始这段时期为典型重复缺陷治理效果评估期,将对所有按《典型重复缺陷解决方案》整治过后的缺陷进行跟踪观察和统计,将统计结果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