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智力发展和脑功能健全的标志,是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基础,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保证。 英语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有着“育人”的共同本质,为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英语课程不仅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把英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起来,使学生在心智发展的同时,心理逐渐成熟起来。这样学生才能适应各种情况,战胜各种挫折,排除各种干扰,坚定向上的信念,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一、英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本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年轻一代身心的健康成长。如果教师的心理健康有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直接影响到教师作为学生指导者的角色职责,从而间接影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心胸豁达。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面对突发事件,学生表现出的种种不良的心理行为,应冷静处理,多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和教学中的乐趣。 2、意志坚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善始善终、持之以恒等意志品质,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3、情感高尚。教师以高尚的情感忠于职责,无私地热爱学生,是学生身心健康和发展的必要因素。 4、兴趣广泛。教师应有广泛的兴趣,特别是对学生的心理、对所教学科和教育方法的研究感兴趣。 二、矫治学生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存在诸多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如抑郁、厌学、自卑压抑、意志消沉、自以为是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针对这些行为,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整,认真与他们分析这些行为出现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办法。 三、让学生保持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学到有关“How to keep healthy”的主题时,教师应有意向学生强调身体健康的必要性,在生活和学习中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晨跑、早操、课间操和体育课等,经常参加锻炼,增强体质,加强大脑的营养,进行均衡饮食,使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适应繁重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www.17net.net 四、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由于学业负担重,考试难度加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厌倦和自卑的心理。这种消极的情绪严重影响了其学习英语的热情。作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分析目前现状,在坦诚地承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