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他是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作有杂文《二心集》、小说《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野草》等。 1918 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36 年 10 月 19 日病逝于上海。 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散文《风筝》。 __________留学日本1902 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弃医从文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东京弘文学院毕业照《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 10 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 40 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 :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 岁到 17岁 ) 在这里读书。 部分景物 图片返回注意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záoqíshuàichánmìshāisùyuāndǐngtìtǎngshānbósuǐtuìcuánkuīshuòliǎn你从题目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1 )按时间和空间顺序写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 )文章分两个层次来写( 3 )作者由童年到学习时期的成长过程文章哪几节文字写百草园?哪几节文字写三味书屋?哪段是过渡段?( 1 - 8 )写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 10 - 24 )回忆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9 过渡 作者最喜欢哪一个地方?百草园 “ 连最末次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确是我的乐园。”“似乎”与“确凿”连用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呢?不矛盾。“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印象较淡薄,用不肯定的语气“似乎”;而追忆儿童时代生活,又历历在目,所以用“确凿”表示肯定语气。百草园的美景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思考:这一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第二课时请结合上学期学过的赏析景物的方法赏析第二自然段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乐趣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植物动物低高 ﹙﹚ ﹙﹚ ﹙﹚ ﹙﹚ ﹙﹚ ﹙﹚ ﹙﹚ ﹙﹚ ﹙﹚碧绿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红的肥胖的轻捷的长吟伏窜高低观察景物:有序多角度精选词语形容借助“准确的形容”即能表情达意 单是就有…………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藤木莲藤木莲果何首乌根覆盆子低唱(声音)...